close

from: http://www.raag.org.tw/menu4_1.php?a_id=2




















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新技術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蔡清霖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
人工膝關節多由特殊金屬和高密度的塑膠質材聚乙烯,依人體關節構造、形狀和功能製作而成。為了讓人工關節和骨骼緊密結合,日後不易產生鬆動,可使用骨水泥固定或利用人工關節上的孔狀處理,讓骨頭長入關節面而結成一體。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已成為安全有效而普遍的骨科手術,開刀時先將已破壞的關節面切除,利用特殊器械切出正確的切面,並清除骨刺後,再置入適當大小的人工關節,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。

我們改良了傳統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,經由自創的手術技巧,並推翻以往需放鬆側韌帶的開刀過程,不僅可縮短病患術後復健時間,且可大幅降低手術併發症,提高膝關節的穩定度。此一突破性的膝關節手術,今年八月刊登於美國知名的「人工器官」期刊。

退化性關節炎在老年人口中,佔有相當高的罹患率;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國內每年約有八千名至一萬名病患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,其中大部份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,另外則是纇風濕性關節炎、血友病患等,他們都因為膝關節過度損耗而不良於行 。當X光出現關節間已完全沒有間隙時,即表示關節面軟骨已嚴重磨損破壞,此時即需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。也唯有換上人工膝關節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。不過,即使膝關節置換手術已越來越普遍,但仍有部份患者面臨手術併發症,包括髕骨移位、膝關節彎曲伸展受限、關節韌帶受傷,嚴重者還可能需長期依賴支架走路。

髕骨的活動就像滑輪,有其一定的軌跡,在人工膝關節的功能上極為重要。以髕骨移位為例,傳統膝關節手術是經由膝關節內側畫下十多公分的切口;但這種手術方式可能因手術縫合,在有些報告,甚至有高達約七成患者會導致髕骨部位滑動軌跡偏離,或出現髕骨磨損、骨折,以致在術中或術後仍需在髕骨外側再畫一刀,徒增傷口擴大,並影響術後關節的血液循環,延長復健時間,也難確保術後髖骨滑動軌跡的完美。

根據臨床發現,有九成退化性關節炎病患的膝關節部位都呈O型腿,這是由於膝關節內側承受人體六至七成的體重,在長期承受重量之下,內側膝關節不僅會過度磨耗,且會長出骨刺;其實選擇從關節外側為切口,可減少傷及較重要的內側構造,如關節韌帶等。此外,
側韌帶其實不必放鬆,這一方面可減少韌帶隨時間而鬆脫的可能,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切斷側韌帶或造成腓骨神經等麻痺;最重要的是,這種改良式的手術,可使髕骨移動軌跡不致偏離,也提高患者術後膝關節的伸展度,使膝關節彎曲幅度更可達到一百四十度。

人工膝關節手術看似稀鬆平常,但病患遇到的併發症卻不少,尤其膝關節的穩定度、伸展功能,最是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;而醫師的手術技術對術後的成果好壞,更占決定性的角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y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